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月儿被深深地感动了,她把桃花一样白粉粉俊俏的脸蛋朝向吴根才,送给他一个感激而妩媚的笑,在这一刻她不再害怕他那火辣辣能把人穿透的眼睛了,相反还觉得他直看过来的眼里有了几分亲切的味道。

    几个女人围上来看新生身上的滚镶了宽边的衣裳和虎头帽子虎头鞋,女人们从来还没有见识过这么好看细曲的衣裳、帽子和鞋,她们全都咂着响舌称赞月儿手巧,做出来的活细曲。

    改改抱着杏花也挤过来,杏花比新生小半岁,但白白胖胖的显得还要比新生大。大人把两个孩子抱在一起,两个孩子就手拉手拽地玩扭起来,一点生分都没有。虎林媳妇引菊就嘻嘻笑了,她说:“这两个娃倒像是天生的一对。改改把你杏花许给月儿的新生吧,你看月儿多会做活,将来肯定能把你的杏花打扮起来。”

    月儿的脸一下就红了,她闪着眼看改改,引菊虽然只是说了一句玩笑话,但她真的想给儿子说下这个媳妇,给自己攀上这个亲家。

    改改伸出一个兰花指勾弄一下戴在杏花脖子上的银项锁,有几分夸张地说:“我家杏花早订下婆家咧,看,这个银项锁就是她公公上马坡村的支书牛三娃亲手戴到她脖子去的。”

    一听牛三娃的名字,月儿心里就咯噔一下,她看着杏花项下那把漂亮的银锁子竟呆楞住了。

    郭安屯从茅房出来,正要对爬在树上打皂角的几个年轻人喊说上一句什么,扭头看见人群里站着的耀先月儿,先是一愣,他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下来的,是谁把他们叫下来的。心里不由地一怒:他妈的,老子才去了一趟茅厕,一下没在意,就让地主的儿子混进来了。他扔下手里的长杆就往这边走。

    月儿被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围在中间,没有看见郭安屯正忿怒地向她走来。但是耀先看见了,耀先从坡道上下来就一直拿眼睛在人群里寻找民兵队长那张黑黝黝的脸,他害怕他再像那年一样当着全村人的面吼骂一声:滚。他寻看了好一阵,人群里没有民兵队长的影子,才稍稍松懈一下,可是转过脸就看见那张气势汹汹的黑脸从皂角树下过来了,耀先吓的咚咚心跳起来。

    郭安屯向前走了几步,就让这边过去的吴根才挡住,两个人就蹴到场子边上说话去了。吴根才是看见郭安屯扔下手里的长杆转身迎上来的,他想象的到郭安屯扔下长杆过来会干啥,刚才让梨花上崖口喊月儿时,他也是想提早给他打声招呼的,但他到茅厕里解手去了,人群里没他的影子。他过来肯定是要冲着月儿发火闹腾的,不能让他闹腾,他一闹腾就没意思咧。他就迎上去,把郭安屯拉拽到场子边上指指划划地说起话。

    满场子上等着分皂角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们两个这时候会说些啥,谁也不操那份闲心。只有耀先一个人提心吊胆地偷眼向边上看,他猜出来他们说的事肯定与他和月儿来分皂角有关,他能感觉到。谢天谢地,看样子郭安屯让吴根才劝说住了,他拧着粗脖子狠狠地朝这边看看,又到皂角树下打皂角去了。这时耀先和月儿一样也在心里感激起吴根才。

    分皂角回来,月儿就坐在平时捶打棉布的平面青石条上,举着洗衣裳的棒槌“砰砰吧吧”地敲砸起皂角。这几年他们没有资格分皂角,月儿到河里洗衣裳洗头用的都是捡拾别人丢弃在河边的碎小皂角,回来砸碎了慢慢用。别人不是这样,别人到河里洗衣裳洗头,手里总是捏着一把皂角,用不完就顺手扔了。别人大方的起,月儿大方不起,别人每年都能分回一大堆皂角,月儿连一枚也分不到,她只有到河边捡拾别人扔掉不要的,回来砸碎了放在一个小木匣里,用的时候抠一点。她已养成细水长流的习惯,现在分回来一份她同样也要细细法法地省着用。

    耀先也过来帮着月儿捣皂角。谁能想象到这两个人在崖口上会把日子过的这么精细。不精细不行,一年除了地里收回来的一点粮食,就再没收入了。他们的地又少,还绝大多数是南圪瘩上的旱地,收打回一点粮食填饱肚子,就剩不下多少了。他们和谁也不能比,别人地多,并且还大都是肥沃的水浇地,每年都几十石几十石地往回收粮食,粮食就是钱。刚土改那一阵,他们没有被限制住,还可以自由地去下马河赶集,去背柴,卖篓,卖鸡蛋,卖线,卖布,还能额外地多收入一些。后来为了防止地主们窜联搞破坏,民兵队长命令他们再不许出村,不许赶集,不许乱说乱动。他们被管制住,被固定的卧马沟,固定在崖口上不能随便走动,他们的生活也就被固定在一个水平上,一个贫穷的水平上,好日子离他们越来越远。面对这种不幸,他们丝毫没有办法,只有苦苦地煎熬,苦苦地忍耐,苦苦地等待。

    下马河集市上的粮食紧张了,这消息是吴虎林带回来的。

    吴虎林从下马河大十字上回来把粮食紧张的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耀先。耀先不是粜粮大户,更不是存粮大户,虎林为啥偏偏要把这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他。这是因为他们有这种关系。

    从第一次赶集为耀先捎带东西尝到甜头后,虎林每一次再赶集之前总要跑上崖口来问问耀先月儿还捎带啥不。只要他们捎买或是捎卖,他就能从

第十一章(3/9),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